LED照明相關知識:
名稱 符號 單位 單位 說明
光通量 ∮ 流明 lm 發光體每秒鐘所發出的光亮之總和,即發光量。
光強 I 坎德拉 cd 發光體在特定方向單位立體角內所發射的光通量。
照度 E 勒克斯 lm/m2 發光體照射在被照射物體單位面積的光通量。方向分為水平或垂直,可以分別得到水平照度或垂直照度。
亮度 L 尼特 cd/m2 發光體在特定方向單位立體角單位面積內的光通量
平均壽命 小時 指一批燈泡點燈至百分之五十的數量損壞不亮時的小時數
經濟壽命 小時 在同時考慮燈泡的損壞以及光束輸出衰減的狀況下,其綜合光束輸出減至一特定比例的小時數。
色溫度
色溫度是以絕對溫度K(Kelvin)來表示,乃是將標準黑體(例如鐵)加熱,溫度升高至某一程度時顏色,開始由紅→淺紅→橙紅→白→藍白→藍,逐漸改變,利用這種光色變化的特性,某光源的光色與黑體在某一溫度下呈現的光色相同時,我們將黑體當時的絕對溫度稱為該光源的色溫度,簡稱色溫。色溫是評價顏色質量的重要指標,色溫過高會給人一種生硬、發冷的感覺,色溫過低會給人一種昏暗沉悶、發暖的感覺。色溫度在3000K以下時,光色就開始有偏紅的現象,給人以一種溫暖的感覺。色溫度超過5000k時顏色則偏向藍光,給人以一種清冷的感覺。通常亞熱帶的人比較喜歡4000k以上的色溫,而寒帶的人比較喜歡4000k以下的色溫。
光源色溫度
分類 色表 相關色溫(K) 光源
1 暖 <3300 白熾燈 石英鹵素燈 高壓鈉燈
2 中間 3300~5300 熒光燈 金鹵燈
3 冷 >5300 熒光燈 水銀燈 鏑燈
光色的應用
暖色光 暖色光的色溫在3300K以下,暖色光與白熾燈相近,紅光成分較多,能給人溫暖健康舒適的感覺。使用與家庭住宅宿舍賓館等場所或溫度比較低的場所。
冷白色光 又叫中性光,它的色溫在3000~5300K之間,中性色由于光線柔和,使人愉快舒適安詳的感覺。適用于商店醫院辦公室飯店餐廳候車室等場所。
冷色光 又叫日色光,它的色溫在5300K以上,光源接近自然光,有明亮的感覺,使人精力集中。適用于辦公室會議室教室繪畫室設計室圖書館展覽櫥窗等場所。
光源對物體顏色呈現的程度稱為顯色性,也就是顏色逼真的程度,顯色性高的光源對顏色的再現較好,我們所看到的顏色也就較接近自然原色,顯色性低的光源對顏色的再顯較差。我們看到的顏色偏差也較大。顯色性高低關鍵在于該光線的分光特性,可見光之波長在300nm至780nm之間范圍內,也就是我們在光譜中見到的紅橙黃綠青藍紫的范圍,如果光源所放射的光之中所含的各色光的比例和自然光相近,則我們的眼睛所看到的顏色也就比較逼真。

光源效率
光源效率是以其所發出的光通量除以其耗電量所得的比值。
光源效率(lm/w)=流明(lm)/耗電量(w)也就是每一瓦電力所發出的光亮,其數值越高表示光源的效率越高,所以光源效率通常是照明的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照明的基本概念
燈具效率在指定的實際測量條件下,燈具出射的總的光通量與光源在沒有燈具的條件下裸光源總光通過之比。
光束角在光束的軸面上,光強值降至其峰值某一比例時所對應的角度。對于一般的投射體而言,光束中l=1/2Imax(歐洲)或l=1/10Imax(美國)時范圍內的光束的角度。
均勻度就是指室內照明明暗的對比程度,如明暗的對比太大,會造成很多的陰影。因此與燈具安裝高度安裝數量布置方式投射方向等有關,不能靠經驗來判斷,要根據燈具的技術性資料,采用輔助設計來達到最適合的照明均勻性
眩光由于亮度分布或范圍的不合理分配或空間或時間上的強烈反差,而引起的不舒適視覺條件或觀察能力的下降。眩光的產生與燈的限制曲線進行限制,燈具亮度限制曲線可由燈具產品的光度測試數據提供。對于直接型燈具的眩光可按燈具的亮度安裝高度投射方向以及背景亮度等有關。
主要光源的技術指標
光源種類 光效(Lm/W) 顯色指數Ra 色溫(K) 平均壽命(小時)
白熾燈 15 100 2800 1000
鹵鎢燈 25 100 3000 2000-3000
高壓汞燈 50 45-55 3300-4200 6000-15000
普通日光燈 70 70 全系列 10000
三基色日光燈 85-100 80-98 全系列 15000
緊湊熒光燈 50-85 85 全系列 8000-12000
金屬鹵化物燈 75-95 65-95 3000/4500/5600 6000-20000
高壓鈉燈 120 23/60/85 1950/2200/2500 24000
低壓鈉燈 200 1700 28000
電磁感應燈 70 85 3000/4000 60000
LED燈 10 0000